作者:美食故事王
在繁忙的生活中,
時常沒有空閒時間好好吃上一餐,這時泡麵就是一個快速又方便的食物,
又或是身處一個感到飢腸轆轆的夜晚,一碗泡麵也是充饑的好選擇。
不過泡麵時常與不健康劃上等號,
像是你家的老媽子一定說過,
泡麵防腐劑太多,吃太多會變木乃伊等等的說詞,
但泡麵真的有這麼不健康嗎?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Q:老媽子常說吃泡麵的同時也吃了一堆防腐劑?
A:NO。
這點先不論調味包裡到底有沒有防腐劑,先就泡麵的麵體來討論,
市售的泡麵之所以能存放很久,是因為泡麵商將新鮮的麵條以油炸方式做成麵塊,
或是把麵條做烘乾處理,藉此把麵條中的水份去除,希望將麵條裡的水份降至最低。
因此,微生物在缺乏水分的環境下,就非常難去生長與繁殖,更遑論使麵條腐壞,
並不是添加防腐劑才能保存很久。
所以,吃泡麵的同時也吃了一堆防腐劑的說法是有誤的。
Q:反駁老媽子防腐劑論點後,老媽子又提到泡麵吃太多會致癌?
A:NO。
致癌的疑慮與油炸麵條有關,油炸處理的麵條,為了對抗油脂酸敗的情形產生,
在製作過程會增添抗氧化劑BHA(維生素E)、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劑BHT,
但劑量都合乎國內衛生使用條件,食用時不必擔心,兩者都不會產生致癌情況。
Q:老媽子堅定地說慢性病患者吃泡麵會讓肝腎負擔加重,正確嗎?
A:YES。
一般健康的人至少得花3天時間代謝碗裝泡麵裡的食用蠟,
可是,慢性病患的肝臟或腎臟的功能可能較差,導致身體機能無法順利代謝,
同時,泡麵缺乏均衡營養素,調味包也算高鹽高油脂,
慢性病患者應控制食用量,避免加重血壓或肝腎負擔。
Q:隔壁老王說泡麵先燙過一次再煮比較健康?
A:YES。
上面提到油炸麵條裡會有抗氧化劑與安定劑,
因此如果將第一次煮泡麵的水倒掉,也就是把大部分的抗氧化劑與安定劑除去,
再用新加入的熱水煮,減低人體吸收的負擔,確實比較健康。
Q:那麼,如何吃泡麵吃得比較健康呢?
A:
選擇非油炸麵體:
除了添加安全劑量的抗氧化劑與安定劑以外,
油炸麵體所使用的油脂,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性脂肪酸,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。
少放調味油包:
泡麵的調味油包為了增加香氣,常常使用豬油、牛油等動物性油脂,
這樣會增加飽和性脂肪酸攝取,若再加上麵體吸附的飽和性脂肪酸,非常容易超過一天的攝取量。
少放調味料包:
泡麵的調味料包,通常都屬於高鹽成分,裡頭的鈉含量非常高,
如果長期食用泡麵,一定會有攝取過多納的情形出現,
鈉攝取過多會導致高血壓,而高血壓長期都為台灣人的十大死因之一,不可不慎!
多放蔬菜:
泡麵的營養量不足,膳食纖維也低,調味料包裡乾燥蔬菜的蔬菜量低到不行,
若是將泡麵當做正餐,請記得多加蔬菜進去,以達到補足營養的作用。
整體而言,泡麵確實是不太健康的食物,
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東西,只是千萬不能每天、每餐都吃,
並且記得上述一些烹煮的小技巧,就可以在享受泡麵美味的同時也能讓身體減少負擔!
請參考 http://www.healthy-holistic-living.com/instant-noodles-inflammation-dementia.html?t=ET
有興趣歡迎來信討論